毒品不可碰触 制毒不可动念! 独家报道 深度 深度
作者:药智网 来源:药智网 时间:2016-06-26 评论: 0 阅读: 4172 A+ A-
导读

《绝命毒师》,相信很多热衷于美剧的年轻人都会看过。剧中的主人公沃尔特-怀特,是一所高中的化学老师,当被诊断出其患有中晚期肺癌后,为了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可以给家庭留下足够的财富,决定通过制毒来实现钱财短期的快速积累,一段制毒的暴走之路从而拉开序幕。

《绝命毒师》,相信很多热衷于美剧的年轻人都会看过。剧中的主人公沃尔特-怀特,是一所高中的化学老师,当被诊断出其患有中晚期肺癌后,为了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可以给家庭留下足够的财富,决定通过制毒来实现钱财短期的快速积累,一段制毒的暴走之路从而拉开序幕。


作为从事化学合成专业的人们,相信每当看这部美剧时都会热血沸腾,在“欣赏”怀特的同时,更多的也许是在欣赏自己!但自从我真正关注毒品、关注人们因吸毒而做出的害人害己行为时,这种欣赏自己合成能力的行为瞬间被免疫,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主观抗体”,时刻警醒着自己“制毒不可动念”!


全球瘾君子,数以千万!


我们先看看数据,根据《2014年世界毒品报告》,2012年全球的毒品相关死亡人数估计超过18万。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统计和调查司表示,常规吸毒者和吸毒致病、致瘾者的人数介于1600万到3900万人之间。在毒品滥用的类别上,鸦片、吗啡和海洛因等阿片剂和类阿片是世界上引起疾病负担最重、相关死亡最多的毒品。


截至2015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234.5万名,其中,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人员98万名,占41.8%;滥用合成毒品人员134万名,占57.1%,滥用其他毒品人员2.5万名,占1.1%;被查获一次且无戒毒史的偶吸人员106.9万名,复吸(成瘾)人员127.6万名,分别占45.6%和54.4%;男性200.7万名,女性33.8万名,分别占85.6%和14.4%。

现实版“绝命毒师”屡遭曝光


看完了数据后,让我们来查查“真凶”。对于吸毒人员来说,毒品当属直接真凶,那对于毒品来说呢,我想真凶当属制毒人员,毕竟毒品出自他们。在我国,近些年竟也出现了许多现实版的“绝命毒师”,这些制毒大咖往往都是科班出身,其故事甚至比电视剧中的主人公更加“精彩”!


1.副教授合成新型毒品,月入60万美元


张某,武汉某大学化学专业副教授,在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时发现,部分国家对已经列入管制的精神类药品需求量大,而国内尚未将其列管,中间有利可图,便注册公司以研制生产医药中间体为掩护,非法从事精神类药品的生产,主打产品为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


2014年,该药品被我国列入一类精神药品管制目录,但国外需求量大、利润高,所以张某的公司继续生产,并由冯某邮寄走私销售到境外。据悉,该公司生产的药品远销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每月销售进账60万美元左右,收入不菲。


2.化工专家双目失明,遥控指挥制毒!


陆咏,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曾被聘为西安某大学名誉副教授,主持开发过填补国内空白的艾滋病治疗药物司他夫定。大约十年前,在试制一种新型合成药时,实验失败致双目被炸伤,几乎失明,此后再也无法继续他的研究,起居饮食被爱人交由一个保姆照料。即便如此,他仍没有放弃赖以生存的“技术”工作。


严重的眼疾、浑身的疾病、落寞的情感令陆咏觉得自己做了一辈子好人,却换来一个凄惨的结局。2012年底,他觉得是时候“改变”一下这一切了。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21日,与同伙将生产出来的1200余公斤甲卡西酮分销,陆咏毒资获利85余万元,后东窗事发,面对警察竟理直气壮,称“自己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简直疯了!


绝命毒师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人性”


首先,对金钱的渴望与贪婪,是科技人员参与制毒的主要原因。毒品犯罪带来的暴利可以说是刺激犯罪制毒的最原始动力,从事化学工作的科技人员,大多数都属于“越老越值钱”,现实中物质生活的快节奏发展与精神生活的盲目西化,让年轻人越发感觉自己的价值不能很快的“变现”。一旦被不法分子说服并开始第一次制毒后,面对短平快的收益,大多数很难拒绝因“技术”而带来的财富,久而久之,便走上制毒的不归路。


其次,主观上的“成就感”掩盖了制毒带来的罪恶。制毒人员,作为整个毒品流通环节的摇钱树,在毒品圈子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其从事正规化学工作短期内不能带来的“成就”。甚至,即使从事的是肮脏的毒品制造,许多技术人员仍以“知识分子”自居,认为自己的行为并非犯罪,而是“科研工作”。


最后,有些技术人员竟把制毒当成“游戏”。记得曾有报道称,一大学老师,将毒品的合成步骤进行了简化,虽没进行毒品销售,却最终等到了法院的传票。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越是法律禁止的事情,越是有尝试的冲动。也许,其本意真的不是想通过制毒而敛财,但其客观行为碰触了我国法律,势必要为自己的“好奇”而买单。


小结


微博上常常会传出一些吸毒人员吸食毒品后砍伤他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的视频,每当看到这些时,都会触发我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毒品不可碰触”的心声!而每天的合成工作,在进行一次又一次有机化学合成试验时,每当看到产品,都会告诉自己,有能力就多做些治病救人的好药,不论外界利诱多强,制毒绝不动念!希望每一个合成人员,能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贫苦,用自己的手艺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产品,将自身塑造成一个兢兢业业的“工匠”!

药智网微信公众号.jpg

1
游客需要先 登录 才能评论
评论(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7月4日至7月5日,河北雄安国际会展中心。
1年前 阅读: 3713
连续性制造的优势有哪些?
博药 3年前 阅读: 2241
下一个first in class 新药诞生地?
博药 3年前 阅读: 2232
国内戒烟市场,可以给我们答案。
氨基观察 3年前 阅读: 1498
新冠产品驱动各企业利润大增?
时生 3年前 阅读: 2914
如何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博药 3年前 阅读: 2694
未来两年“顶流”药物的变化趋势又是怎样的呢?
氨基观察 3年前 阅读: 1655
药智数据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进行全面升级,本次...
药智网 3年前 阅读: 3878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