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获批的PD-L1,或将填补膀胱癌免疫治疗空白 研发 新药
作者:美通社 来源:美通社 时间:2019-12-30 评论: 0 阅读: 3060 A+ A-
导读

肿瘤免疫治疗,膀胱癌治疗“质的突破”里程碑

2019年12月30日/美通社/--近日,阿斯利康中国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批准PD-L1免疫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Durvalumab,商品名:英飞凡,Imfinzi)用于治疗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为抗癌界关注的焦点。


肿瘤免疫治疗为患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治疗机遇,PACIFIC研究掀起“太平洋风暴”,为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显著临床获益。除了肺癌适应症,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已经在包含美国在内的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被批准用于经治晚期膀胱癌患者的治疗,填补了膀胱癌领域所亟需的治疗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膀胱癌患者也将从全新疗法中受益,延长总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近30年来,膀胱癌治疗发展缓慢,亟需创新疗法


我国膀胱癌发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膀胱癌的年龄发病率在45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自45岁开始逐渐升高。膀胱癌的年龄死亡率在60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自60岁以后逐渐增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随之增加。约30%-50%的膀胱癌是由吸烟引起的,约20%的膀胱癌是由职业的因素引起的,包括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等,所以,烟民、长期接触化工品等人群是膀胱癌的高发人群[1]。


近30年来,膀胱癌晚期治疗进展较为缓慢。膀胱癌早期的治疗中,以手术治疗为主,再配合膀胱灌注化疗、免疫治疗等方式,规范治疗可降低复发率。但术后2年内仍有约50%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和转移,一旦出现复发和转移,多数在2年内死亡[2]。对于晚期膀胱癌患者,传统的治疗方式以化疗为主,但是化疗疗效有限,且副作用较大。患者往往会出现呕吐、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伴随着免疫功能的下降,所以很多病人会觉得化疗后的一段时间内,身体感觉还不如化疗前。患者和医生期待创新治疗方式能够延长生命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免疫治疗,膀胱癌治疗“质的突破”里程碑


肿瘤免疫治疗的精髓是通过各种方法唤起、加强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PD-L1抑制剂中的PD-L1指的是程序性死亡-配体1,是PD-1的一个配体,而PD-1是在人体中发挥免疫功能的T细胞自身繁殖的“开关”。PD-L1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有上调表达,当它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就可抑制T细胞增殖和活化,使T细胞处于失活状态,最终诱导肿瘤逃过T细胞的监视和杀伤。而PD-L1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上PD-L1的表达,从而“唤醒”T细胞,使其发挥在人体中“追杀”肿瘤细胞的功能。


以PD-L1/PD-1抑制剂为代表肿瘤免疫治疗的出现,为膀胱癌患者带来新曙光。在PD-L1单抗药物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的临床试验中发现,患者平均总生存期可达到18.2个月,约是传统化疗(7.4个月)的2余倍[3]。


更幸运的是,膀胱癌具有适合肿瘤免疫治疗的“天然优势”。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跟人体中肿瘤突变负荷(tumormutationburden)的水平有关,当肿瘤突变负荷越高,即肿瘤基因突变的密度越高时,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差别越大,越容易成为肿瘤免疫的靶子,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越好。相比其它癌症,膀胱癌基因非常多,而且很容易激活突变,肿瘤突变负荷也会相对较高,理论上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


参考文献:


[1]2014版中国膀胱癌诊疗指南

[2]肖菊香,魏晓辉,侯银银,etal.化学治疗是中晚期膀胱癌治疗的重要手段[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1(03):12-16.

[3]膀胱癌1108研究


消息来源:阿斯利康


文末标志.png

责任编辑:三七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不选择状态.jpg

1
游客需要先 登录 才能评论
评论(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7月4日至7月5日,河北雄安国际会展中心。
1年前 阅读: 3713
连续性制造的优势有哪些?
博药 3年前 阅读: 2241
下一个first in class 新药诞生地?
博药 3年前 阅读: 2232
国内戒烟市场,可以给我们答案。
氨基观察 3年前 阅读: 1498
新冠产品驱动各企业利润大增?
时生 3年前 阅读: 2914
如何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博药 3年前 阅读: 2694
未来两年“顶流”药物的变化趋势又是怎样的呢?
氨基观察 3年前 阅读: 1655
药智数据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进行全面升级,本次...
药智网 3年前 阅读: 3878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