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布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政策 发布 解读
作者:政策 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时间:2020-12-24 评论: 0 阅读: 2675 A+ A-
导读

打造高端化、绿色化原料药产业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凸显了国家有关部门对原料药产业发展的重视,《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对原料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认识原料药产业发展形势


《实施方案》强调了化学原料药的行业基础和战略地位。


首先,化学原料药是药品的基础原料,处于医药产业链的上游,是保障下游制剂生产、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的基础,是影响药品质量、制约产能的主要环节。截至目前,国内企业获批的化学原料药有近2000种(不含医药中间体),绝大多数制剂产品的原料药都可以在国内生产,为医药产业稳产保供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其次,原料药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原料药企业有1300家左右,原料药总产量超过200万吨,营业收入近4000亿元,占到全部医药制造业的16%。


再次,原料药是我国医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长板。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与出口国,原料药出口交货值占到营业收入的2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医药供应链受到冲击,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原料药的供应保障问题,我国原料药产业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实施方案》指出了原料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由于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多数产品供过于求,产业集中度低,部分产品陷入了减产、涨价、扩产、跌价的恶性循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原料药出口额占全球原料药贸易额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大部分产品附加值较低,其中医药中间体比重较大,有国际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二是产业布局不尽完善。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不少原料药生产企业已被居民区包围,面临整改、限产和搬迁。但由于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部分原料药新建、改扩建项目无法落地实施。三是绿色生产水平不高。原料药品种数量多,生产过程中用到的溶剂、试剂种类众多,排放量大且成分复杂,难以处理,一直以来都是开展污染治理的重点行业。部分企业生产管理较为粗放,绿色生产意识较差,环保治理水平不高,节能减排减污能力不足。


二、多策并举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明确了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原料药行业后续应着重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快技术创新升级。


产业技术创新升级是提升原料药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也是产业稳定增长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一是必须加强新产品的开发。随着临床用药结构不断变化,各类新药不断涌现,需要大力发展特色原料药和创新原料药,增加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巩固竞争优势。二是加强工艺技术创新。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绿色安全水平。近年来,一些新的原料药生产技术发展很快,如合成生物技术、微反应连续合成、酶催化等,应加快拓展应用。三是提高产业链配套水平。要重视发展微通道反应器、流化床干燥器、新型结晶器等高性能生产装备,以及高端膜分离材料、高性能传感器等专用耗材,提高制药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水平。四是提高智能化生产制造水平。结合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和原料药产业特点,鼓励企业围绕质量、效率、安全等方面,对照国家智能制造体系标准,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等环节实施智能化改造。


(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低碳是原料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一是提高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水平。企业应主动加强绿色发展意识,开发应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更多从源头上消除和控制污染,提升“三废”治理水平,重点解决高盐废水处理、危废处置、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减排等突出问题。二是积极实施节能减排行动。目前,全社会都在向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前进,原料药企业应主动加强节能技术和装备开发应用,持续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排放水平,加强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全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三是淘汰一批落后产能。需要进一步完善环保、安全、能耗等准入标准,提高绿色准入门槛,强化安全环保监管,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条件落后的企业加快改造升级,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技术和装备。


(三)推动产业布局调整。


原料药产业布局调整对于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保障药品有序供应意义重大,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一是布局发展一批高水平的产业园区。综合考虑原料、市场、技术等因素,在发展基础较好、区位优势突出、要素资源充裕的地区,比照国际先进水平,布局建设世界一流的产业集聚区和生产基地。二是推动企业向适宜园区集聚。推动新建原料药项目进入适宜区域及合规设立的化工(医药)园区,引导现有原料药企业在区域间优化调整布局,提高原料药集中生产水平。三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园区。提升园区公共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通过合理规划,实现上下游产品配套、公用系统共享、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集中处置和智慧管理。四是推动原料药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产业政策,科学引导资本投向,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产业集中度。支持发展原料药合同生产,优化原料药供应模式。


(四)推动国际化发展上台阶。


我国是原料药出口大国,但也面临国际竞争加剧、全球医药供应链重塑等新形势,优化产品出口结构,更好融入国际医药产业链供应链,有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是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推动企业面向国际市场需求,改进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EHS)管理体系,推动“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打造明星产品,带动制剂出口增长。二是优化原料药出口结构。推动更多优质企业组织开展原料药国际认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形成中国制药品牌效应。三是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先进技术引进来、优质产品走出去,完善各类生产要素供给,打造国际医药产业合作园区,更高水平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产业体系。(作者:王学恭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


image.png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化学原料药是药品的基础原料和有效成分,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原料药产业取得较快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与出口国,但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布局不尽完善、绿色生产水平不高等问题。为加快新形势下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推动提升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系统观念,补齐技术装备短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布局优化调整,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构建原料药产业新发展格局,夯实医药供应保障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包括工艺创新、模式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紧扣原料药产业发展亟需,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下游联动的创新体系,提高原料药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坚持绿色低碳。顺应原料药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严格能效环保标准,推广绿色低碳技术装备,鼓励新建项目对标先进,推动存量项目技术改造升级,探索形成生产效率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碳排放强度低的绿色生产方式。


  坚持科学布局。统筹考虑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业配套等因素,引导原料药企业向综合条件较好的区域及合规园区集聚,加强区域间优化调整,促进产业链协同布局,推动原料药生产主体集中、区域集聚,在布局调整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原料药产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开放合作,在更高水平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医药产业分工,巩固原料药产业规模、成本、技术优势,培育知名品牌,提升质量效益,构建面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开发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品种,突破一批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和生产基地。原料药产业创新发展和先进制造水平大幅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明显提高,供给体系韧性显著增强,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为国际竞争合作锻造特色长板。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生产技术创新升级。


  顺应原料药技术革新趋势,加快合成生物技术、连续流微反应、连续结晶和晶型控制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生产过程。推动骨干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围绕原料药生产关键共性技术,支持发展一批外部性较强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前瞻性研究布局,开发原料药绿色低碳生产技术。推动大宗原料药绿色化改造,持续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排放水平。加强原料药生产过程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推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改造,提升固体废弃物、高盐废水及有机废液等综合处置水平。推动先进节能装备推广应用,加快制冷、发酵等高能耗工艺模块改造升级,实现能量梯级利用。


  (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密切跟踪临床用药结构变化趋势,大力发展特色原料药和创新原料药,提高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推动原料药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集中度。引导原料药领域专业化合同研发生产服务等新业态发展。从严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政策,严格落实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品、技术和装备。


  (四)推动产业集中集聚发展。


  顺应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变化,落实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要求,推动新建原料药项目进入适宜区域及合规设立的化工(医药)园区,引导现有原料药企业在区域间优化调整布局。综合考虑原料、市场、技术等因素,在发展基础较好、区位优势突出、要素资源充裕的地区,布局建设世界一流的产业集聚区和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园区公共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推动“三废”处置由企业分散治理向园区专业化集中处置转变。


  (五)推动重大装备攻关突破。


  面向原料药生产前沿技术领域,引导骨干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及科研院所部署创新链,加快发展核酸反应仪等高端生产装备以及高端膜材料等专用耗材,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制约,提高产业链自主配套水平。加强石化、化工、医药等行业先进技术共享,提升产业融合创新水平。


  (六)推动关联产业分工协作。


  发挥我国产业体系优势和规模优势,推动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企业加强业务协同,提升供应链稳定性。推进跨领域资源共享合作,加强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危废处置、制药装备等企业与原料药企业融通协作,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鼓励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引导原料药企业依托优势品种发展制剂。


  (七)推动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标准引领,提升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水平。完善原料药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制造试点示范。健全原料药行业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打造国际先进的绿色供应链。研究提升原料药生产高能耗装置能效标准,健全完善行业碳排放测算、评价等机制。


  (八)推动产业高水平开放合作。


  优化原料药出口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引导优质企业强化原料药国际注册和质量体系认证,更好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完善生产要素供给,建设国际医药产业合作园区,实现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原料药生产企业要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完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供应有序。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审计管理,加强质量安全培训,提升安全环保生产水平。推动企业主动开展碳足迹分析,健全完善企业碳排放和能效评价体系。


  (二)拓宽产业融资渠道。


  依托现有支持渠道,推动原料药领域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和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创新资金使用方式,运用市场化的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鼓励优势企业利用上市、发债等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支撑能力。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原料药工艺开发、安全环保、国际注册和营销等专业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鼓励企业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提升队伍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市场运营能力。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开展产教融合试点示范,提升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强化组织协调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单位加强对方案实施的组织协调,实施原料药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适时委托有关机构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各级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统筹考虑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等要素条件,科学谋划、充分论证,有序推进本地区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原料药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


image.png

image.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1年10月29日

文末标志.png

责任编辑:三七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1
游客需要先 登录 才能评论
评论(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7月4日至7月5日,河北雄安国际会展中心。
1年前 阅读: 3713
连续性制造的优势有哪些?
博药 3年前 阅读: 2241
下一个first in class 新药诞生地?
博药 3年前 阅读: 2232
国内戒烟市场,可以给我们答案。
氨基观察 3年前 阅读: 1497
新冠产品驱动各企业利润大增?
时生 3年前 阅读: 2914
如何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博药 3年前 阅读: 2694
未来两年“顶流”药物的变化趋势又是怎样的呢?
氨基观察 3年前 阅读: 1654
药智数据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进行全面升级,本次...
药智网 3年前 阅读: 3878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