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量增长困难,CAR-T疗法为什么在美国卖不动 时讯 行业 国际会议
作者:氨基观察 来源:氨基观察/蔡九 时间:2022-06-10 评论: 0 阅读: 1731 A+ A-
导读

如果美国没有市场,其他区域大概率也不会太好。

自从细胞疗法火了之后,全球药企几乎一拥而上,进入这一热门赛道。


截至2022年4月15日,全球免疫肿瘤学管线中,有2756种处于活跃开发状态的细胞疗法,比2021年同期增长36%。


虽然与过去两年相比,新增管线增速略有放缓,但依然可观。这其中,便包括不少国内药企的身影。


肿瘤方面,复星医药和药明巨诺的产品都已经获批,合源生物、明聚生物、传奇生物、科济制药、艺妙医疗以及深圳因诺等产品都处于临床二期阶段;自身免疫疾病方面,信达生物和驯鹿医疗率先开展研究。


然而,与细胞疗法研发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难以增长的销量,这是值得所有在研药企关注的事情。


近日,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后发现,虽然这几年获批的CAR-T疗法越来越多,但处方量却不见增长,2021年下半年与同期相比几乎持平。


要知道,这还是作为全球医药市场超级中心、对创新药支持力度最大的美国市场的数据。如果美国没有市场,其他区域大概率也不会太好。


那么,CAR-T疗法在美国为什么卖不动呢?


/ 01 /

卖不动的CAR-T


随着越来越多的CAR-T疗法获批上市,是否有更多患者获得了这一疗法的治疗?


带着这一疑惑,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根据艾昆纬提供的2019年—2021年专有医疗和处方索赔数据,评估了临床实践中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数量。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正如下图所示,2021年各月份CAR-T的处方量并没有逐步增长;另外,2021年下半年的处方量与2020年下半年相似。


640.png


这意味着,即使是在疫情缓和的2021年下半年,每月接受CAR-T疗法治疗的患者人数,也与2020年下半年差不多。


根据处方量,尽管获批的CAR-T疗法不断增加,但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明显增量。


这一点,通过各药企的财报也能看出。2021年,诺华的CAR-T疗法Kymriah收入5.87亿美元,在基数较小的情况下同比增速只有22%;吉利德CAR-T疗法Yescarta收入6.95亿美元,较2020年也仅仅增长了1.32亿美元。


国内方面,药明巨诺产品倍诺达自去年9月上市算起,至12月底,也只开具了54张处方。最终,完成了30个患者的回输,为药明巨诺贡献营收3079.7万元。


“CAR-T细胞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已经落后于监管批准的数量,这表明它们的使用可能存在实际障碍“。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表示。


那么,具体又有哪些障碍呢?为此,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收集了100名社区肿瘤学家(他们没有进行CAR-T细胞治疗的设施)和50名CAR-T细胞疗法专科中心肿瘤学家的想法,真相浮出水面。


/ 02 /

患者健康状态的制约


根据各方反馈结果,社区肿瘤学家和专科中心肿瘤学家认为的因素不完全一样,但大体相似。


社区肿瘤学家认为,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患者自身健康水平,这是第一大要素;专科中心肿瘤学家同样认为这是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约有63%的医生认可这一观点。


这大概也是自体CAR-T产品,最大的bug之一。所谓自体CAR-T细胞,是采集患者自身的细胞,需要单人单次,现做现用。目前全球获批的CAR-T疗法,均为自体产品。


不过,患者由于身体健康水平,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T细胞。因为病人在接受CAR-T治疗之前,大部分都会接受过化疗等细胞毒性治疗,导致T细胞数量下降。


另外,化疗药物除了影响病人T细胞数量,也会影响获取的T细胞的质量,如接受过阿霉素、氯法拉滨、环磷酰胺和阿糖胞苷治疗,会减少早期发育的T细胞,而这与CAR-T细胞的扩增密切相关。


通常来说,患者接受一系列测试和筛查,才能确定CAR-T细胞治疗是否是合适的选择。到底有多少比例的患者,不适用于CAR-T疗法并不明确。但根据肿瘤学家们的反馈情况来看,这一比例或许不会太小。


/ 03 /

价格太高的限制


实际上,患者健康水平是专科中心肿瘤学家认为CAR-T疗法受限的第二大要素。65%的专科中心肿瘤学家认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还是价格。关于高价问题,也获得了37%的社区肿瘤学家认可。


的确,纵观全球已经获批的CAR-T产品,高价几乎是它们最大的特点。海外药企的CAR-T产品售价基本在40万美元左右。


国内药企的CAR-T产品售价,已经非常良心价,但也要120万元左右。其中,复星的奕凯达定价120万元,药明巨诺的倍诺定价129万元。


640 (1).png


没办法,这是“按需定制”难以产生规模化效应注定的结果。


实际上,上述价格还不是患者需要承担的所有费用。因为CAR-T疗法通常有各种副作用,需要额外的用品和护理,以及更长的住院时间。综合因素导致,CAR-T疗法最终支付的总费用,约为产品定价的1-2倍。


据估计,在美国,使用CAR-T疗法治疗患者的总费用,包括药物本身的费用在80万美元到150万美元之间。


尽管美国医保已经非常给力,不管是门诊还是住院治疗,CAR-T疗法的报销费用都在40—50万美元之间,但患者依然需要为之支付40-100万美元。这对于绝大部分患者而言,都是一笔巨大开支。


高昂的治疗费用,极大限制了CAR-T疗法的使用。


/ 04 /

异地治疗的“局限性”


除了患者身体健康状态、CAR-T疗法售价过高,社区肿瘤学家认为,限制其处方量增长的第三大因素,是患者前往治疗的地理距离制约。


并不是每一家医院,都有细胞治疗中心。因为CAR-T疗法与传统治疗手段完全不同,需要搭配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比如,需要更为专业的护理人员,不仅能够掌握药物回输的要领,更要熟练的掌握CAR-T的作用、副作用及并发症护理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病人。


但这些投入并不菲,因此只有少数医院才有这些配置。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特地整理了美国CAR-T细胞疗法中心的位置,发现主要集中在更为发达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地区。


640 (2).png


正常情况下,患者会在当地社区肿瘤科医生的建议下,转诊到这些专业机构接受治疗。


但异地治疗的患者往往会面临现实困难。患者以及家属、其他护理人员,在跨区域治疗的交通、住宿等,都会导致额外的经济成本。


要知道,接受CAR T细胞治疗的患者的风险/恢复期约为2-3个月。期间,还要评估患者的副作用和治疗反应。而在治疗期间,患者入院治疗并发症的情况并不少见。


也就是说,异地治疗的患者,需要做好在外地居住几个月的准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患者的使用。


/ 05 /

疾病进展太快跟不上节奏


根据细胞疗法专科中心肿瘤学家反馈,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限制了CAR-T疗法的使用。


例如,疾病进展。由于定制化的特点,CAR-T细胞的制备周期不短,通常需要15天至30天时间,吉利德的Yescarta需要16-18天,诺华的Kymriah则需要22-29天。


但使用CAR-T疗法的患者通常处于癌症晚期,病情进展较快,有可能会等不及CAR-T细胞制备。这导致,CAR-T疗法再好,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共有54%细胞疗法专科中心肿瘤学家,对此表示认同。这足以证明“疾病进展”对CAR-T疗法商业化前景的影响并不低。


此外,“床位”不够,也是从CAR-T疗法的制约因素之一。有35%的肿瘤学家指出,即便符合要求,很多患者仍然需要排队等待获得治疗的机会。


640 (3).png


总而言之,CAR-T很好,但制约发展的因素也不少。


/ 06 /

总结


综合上述因素来看,美国CAR-T处方量难以持续增长,也会是全球各个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虽然细胞疗法近年来十分火热,但商业化前景,并不如想象中那样乐观。


当然,这些问题,并非不能解决。不管是患者健康状态、价格过高、还是患者疾病进展较快等原因,都是自体CAR-T疗法的bug。


针对这些bug,全球药企开始了通用型CAR-T疗法的攻坚战,国内包括北恒生物、传奇生物、邦耀生物、博生吉、茂行生物、克睿基因、森朗生物等,都在进行通用型CAR-T疗法的相关布局。


从产品特性来看,通用型CAR-T疗法不受限于细胞来源,并且具备规模化效应,理论上能够解决大部分障碍。


这也意味着,CAR-T疗法的商业化前景,有望因为通用型产品的面世而改变。不过,通用型CAR-T疗法依然是一项十分前沿的技术,如何突破技术难点,是所有实力玩家需要思考与解决的事情。


药智.png

责任编辑:八角

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1
游客需要先 登录 才能评论
评论(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7月4日至7月5日,河北雄安国际会展中心。
1年前 阅读: 3712
连续性制造的优势有哪些?
博药 3年前 阅读: 2241
下一个first in class 新药诞生地?
博药 3年前 阅读: 2231
国内戒烟市场,可以给我们答案。
氨基观察 3年前 阅读: 1496
新冠产品驱动各企业利润大增?
时生 3年前 阅读: 2914
如何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博药 3年前 阅读: 2693
未来两年“顶流”药物的变化趋势又是怎样的呢?
氨基观察 3年前 阅读: 1653
药智数据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进行全面升级,本次...
药智网 3年前 阅读: 3878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