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底同写意第38期活动中,药智网研发中心总经理李天泉为大家做了《国外Ⅱ,Ⅲ期临床药物的跟踪与筛选》的报告,药智小编对该报告进行了整理和编辑,现将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2015年6月底同写意第38期活动中,药智网研发中心总经理李天泉为大家做了《国外Ⅱ,Ⅲ期临床药物的跟踪与筛选》的报告,药智小编对该报告进行了整理和编辑,现将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说到这里,我想不少人对于标题是比较迷惑的。这跟我们国内的药品研发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受限于各方面的因素,国内的研发平均水平低于国外诸如美国日本等研发大国,创新性不足,新药研发很大程度依赖于国外,催生了以3类新药为主的研发模式。对于这一部分企业,必须要重点去关注国外新药的研发情况,特别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
国外Ⅰ期临床的药物,失败率高,研发风险大,不适合作为研发的关注对象。国外Ⅱ,Ⅲ期临床药物,对于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做了相应的评价,因此立项调研时,对于该领域的信息搜集尤为重要。
新药研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时间和金钱的较量。国内新药研发市场相对混乱,对我们制定战略规划也增添了不小的难度。那么,在这场战争中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呢?
一. 如何确定新药研发重点关注方向
知己是取得这场战争优先权的关键因素,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战斗值,手握的筹码,简单来说就是财力物力的抗衡,以及选择最适合企业的作战方式。
1.依据
A. 企业战略定位
B. 企业资源配备:与现有产品组合的匹配性;与现有销售网络、模式的匹配性;与现有生产、研发条件的匹配性;与市场战略的匹配性;
C. 外部因素:考虑市场、热点、政策。重大的政策变革对于新药研发影响也非常大,甚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研发决策。
2.具体方向
A. 技术类别: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单抗等
B. 新药类型:原创、创新、仿制
C. 市场:大品种、孤儿药;国内、海外
D. 治疗领域:心血管、精神类、糖尿病等
企业需要权衡自身优势与医药大环境,选择最佳的研发领域。企业需要考虑目前的热点方向,如单抗?基于成本的考虑选择是否仿制或是在国外原创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二. 如何进行目标的有效筛选
筛选国外Ⅱ,Ⅲ期临床药物后,可以分两个方向,第一,按1类药进行研发,国内1类新药几乎都是走这条路,开发所谓的“me better”“me too”类新药;第二,即3类药,所有申报资料准备待续,只要药品在国外一上市,立即抢仿。就目前看来,3类药的研发更符合市场,因为无论他们是否在国内上市,国内企业都可以按3类新药进行申报,只需做验证性临床。即使在国内上市了,拥有国内标准,这反而更方便了国内仿制药企业,可以直接按6类申报,更加省时省力省钱。
图一 2005-2015年国内各注册分类申报情况
根据药智注册与受理数据库统计,2005年1月1日至今(2015年7月1日)的化药各注册类型的申报情况,除去改剂型的5类新药,3.1类药远远抛开其他申报类型,尤其在近两年时间申报数量直线上升。各大药企都看准了这块蛋糕,因此我们怎么才能拔得头筹,从众多药物中筛选出最有市场前景的药物呢?纸上谈兵不如实战来得精彩。
1. 全球在研/上市药物总体:掌握全球研发现状
2. 治疗领域/临床阶段/技术类别: 锁定系列潜力品种
3. 专利/市场: 品种对比,筛选优势侯选品种
4. 目标品种: 确定目标,产品立项开发建议
接下来药智小编将进一步为您讲解具体的筛选方式。
筛选途径1:WHO临床试验登记平台检索
缺陷:定位不精准;缺乏临床阶段筛选方法,不能排除“非新药研发项目”。
筛选途径2. 药智网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
药智网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收录了全球各个国家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信息,对临床试验进行了试验分期,可针对研究类型、疾病领域、干预措施、试验结果、国家等重要信息进行筛选。
根据药智网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对全球各试验中心试验数进行了相关统计(截止2015年6月),结果如下:
图二 全球各试验中心试验数统计情况(截止2015年6月)
该数据库涵盖了全球95%以上的在研新药临床试验信息,其中可以看到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T.gov)临床试验数量占到了2/3左右。
图三 2011-2015年美国CT.gov Ⅱ、 Ⅲ期临床试验统计情况
筛选途径3. 重点跟踪特定公司
通过登录各大药企网站,获取相关信息。以下为罗氏公司官网上的获取的部分信息。
缺陷:信息不全,查找筛选麻烦,只能定向关注一家公司。
筛选途径4. 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在研新药信息
主要通过文献/报道、各种数据库等获得。比如药智全球新药研发品种库,通过该库可以对全球新药研发品种等进行基础筛选。以沙星类的德拉沙星为例,得到以下检索结果:
完成了品种筛选后,不得不对筛选出的品种进行全面分析,比如专利,这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要知详情分解,请赶紧关注我们本月23日晚上8点举办的药智大讲堂《按图索骥:专利地图在生物制药领域的运用》吧!友情链接http://bbs.yaozh.com/thread-230298-1-1.html。
注:本文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知识产权归药智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