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响应推进国家政策和科研产业合作创新需求,由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办,重庆市医药产业发展办公室指导,由高圣医药、威斯腾生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承办的“2015·中国(重庆)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发展研讨会”于12月19日-20日在重庆胜利召开。
随着“健康中国2020”、“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计划的实施,以及国家医改、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一系列举措的出台,鼓励生物医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国际化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为了更好地响应推进国家政策和科研产业合作创新需求,由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办,重庆市医药产业发展办公室指导,由高圣医药、威斯腾生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承办的“2015·中国(重庆)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发展研讨会”于12月19日-20日在重庆胜利召开。
研讨会邀请了国内知名科研转化机构学者、产业化权威专家和医药企业高层作为演讲嘉宾,围绕“医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转化”两大主题研讨进行汇报和交流,旨在积极促进生物医药前言技术创新和合作交流,推动重庆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和产业集群化发展。
开幕式:促进生物医药创新、鼓励产业化合作发展
12月19日上午,在重庆电视台主持人秦丹、重庆市医药产业发展办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孙清华的倾情主持下,研讨会在一片祥和热闹的氛围中正式拉开帷幕。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医药报刊协会会长张文周、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医药生物技术处副处长于善江、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姚桐利、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丽琼、重庆市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张意龙、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景明、重庆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李小平、重庆市医药产业发展办公室发展部部长解志杰9位领导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会议伊始,高创汇创始人周勇先生致辞。他表示,借此次研讨会大家齐聚一堂,以“创新、合作、发展、共赢”为初衷,汇聚智慧共谋未来。同时,周勇对莅临此次盛会的所有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随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丽琼进行了发言。通过对重庆医药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现状进行总结、问题进行反思、未来进行展望,杨副主任强调,产学研一体化态势对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产出、技术转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而重庆作为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的直辖市,在已有的良好基础平台之上,政府也对医药发展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支撑,愿意为科研学者、医药企业、投资专家提供更好的平台和体系,从而打造一个医药发展高地。
作为主办方代表之一,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姚桐利对本次盛会的顺利召开致辞。姚桐利表示,在健康中国2020计划医疗改革深入实施推行之际,围绕促进生物医药发展的政策环境、前沿技术等焦点话题进行研讨,是一次促进生物医药成果的创新与合作的良好契机。而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作为全国性医药行业的社会组织,始终的宗旨是服务医药行业、促进企业发展。
重庆市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张意龙作为会议协办单位代表进行了发言。张意龙强调,科研成果结合上下游产业链,是成果实现价值、技术转化的重要过程。
致辞结束后,由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医药生物技术处副处长于善江针对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趋势进行了主题汇报。于副处长首先对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背景和存在问题进行简述,以此为为契机和出发点启动科技管理改革。他对管理改革的总体目标、统筹规划、主要任务进行了详细介绍。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作为主题嘉宾,针对药物创新国际化合作发展趋势及模式创新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汇报。因为药物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不仅周期长、投资高,而且风险大、监管严,所以合作开发成为当今药物创新国家化合作的热点。谈及中国的药物创新国际化进程,芮主任表示伴随着更多转型元素的交互重叠,相信未来中国将会呈现多种策略并进的方式,中国制药企业的国家化寒冬已过暖春不远。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景明结合自身从业经验以重庆市合川区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解读进行了“机会合川”的主题汇报。处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之地,合川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人文底蕴,且是带动西部开发关键节点。在医药产业,合川政府通过企业引进、新药研发资助、基药目录补助等方式,以及从办理手续到市场推广一体化服务进行产业扶持,全方位资助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主题研讨:医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
陈铭: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化学生物技术平台主任——《创新驱动新药筛选研发平台建设》
陈铭研究员结合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一体两翼”布局,重点介绍化学生物学技术平台(CBCF)。CBCF为各研究组在原创性和应用型方面的研究提供服务,以高通量试验技术为手段,利用siRNA/shRNA/cDNA文库进行功能基因组筛选,在推动原创性研究的同时发掘新的潜在药物靶点,利用各种小分子化合物库针对原创性新靶点进行小分子活性化合物筛选,为研发新的小分子探针或药物垫底基础。通过科研院所与产业机构的合作互补,实现创新驱动促成新药研发。
杨大坚: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院长——《科技成果股权化盘活无形资产》
中药研发作为重庆市生物医药的支撑老牌产业,其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上积淀了一定的经验和新的。杨院长从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股权化、无形资产概念入题,通过中药研究院实际案例强调科技成果需要得到合理转化以优化资源,促进企业的发展。其中,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制药厂将所持股权用于科技人员和其他有贡献人员部分激励,实现通过科技成果股权化盘活无形资产。此外,研究院科技成果先内部股权化,再通过与第三方合资成立垫江分院,实现共同运作,服务大健康产业。杨院长在强调科研成果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只有通过转化才真正具备价值,而股权化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汇报一开始,重庆市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邹主任指明原创新药研发存在很大的难度,包括周期长、经费高、需要复合型高技术人才队伍、需要昂贵的高端设备、失败率极高等。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从构建试验平台,选择项目、项目实施到实现项目,邹主任认为创新位于创造、创业的核心位置,而其中思维、思路的革新又是核心中的核心。邹主任鼓励在场的同仁及年轻工作者,创新虽无坦途,但是坚持理想、不轻言放弃才有希望从创新走向创造。
随后,重庆赛诺药业副总黄群英女士、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分别以赛诺药业紫杉醇红豆杉的创新产业化和移动医疗产业发展与实践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汇报。
主题研讨: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转化
付爱玲:西南大学药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多肽引导源物质选择性进入神经细胞的研究》
靶向性是目前治疗癌症的共识,针对神经癌细胞的靶向性,从事神经生物研究的付爱玲博士给大家带来了喜人的消息。傅博士实验组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狂犬病细胞之所以具有侵入性来源于多肽。通过进一步验证,将带有靶向性标记物质进行活体实验,切片得出脑部、脊髓等标记明显,充分证明多肽能引导元物质选择性进入神经细胞,也可能成为未来神经癌靶向的重要依据。
申友锋:高圣医药CRISPR/Cas9技术总监——《CRISPR/Cas9技术基因靶向药物创新应用》
利用CRISPR/Cas9基因敲出技术建立疾病模型及人类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申友锋介绍,利用Talen技术成功敲除猪p53基因和敲除p53基因同时过表达H-ras+c-myc基因,成功构建出猪的肿瘤模型。目前实验室项目组建立了CRISPR/Cas9技术体系,敲除猪GGTA1基因、H19基因、lepton基因等。申友锋表示,目前CRISPR/Cas9技术正在日趋成熟,未来在人类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会有意向不到收获。
李天泉:药智网联合创始人、研发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通过数据透视中国新药研发发展现状与趋势》
未来的时代是的数据的时代,包括医药大数据。作为一直从事数据分析的药智网联合创始人李天泉,他认为数据一直记录着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在2005年前中国新药申报满天飞舞,2006年的大清洗,到2007年化药申请283、中药331、生物药42,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年的7.22惨案,临床试验核查一出药品申请再现低谷。最后李天泉说,掌握数据可谓掌握未来医药市场发展的动向,如果需要可登陆药智网http://db.yaozh.com/进行查询了解。
大会日程中,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裴得胜、北京华大蛋白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尹长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刚、智库沙龙创始人赵荣之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