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品包装标识谈出去:你只是合格,不是优秀 独家报道 深度 深度
作者:薛守维 来源:药智网 时间:2016-10-24 评论: 1 阅读: 4660 A+ A-
导读

药厂运行的依据是各式法规,比如GMP,但很不幸的是,目前我们的药厂企业不管是管理还是设置,都陷入了惟GMP马首是瞻的套路,为GMP而GMP,疲于应对各式各样的法规指南,而忽略了一些“我们专业人员认为/普通人认为”的本质区别。

前不久因为买的药品裂片问题,和某厂售后一起吃了顿饭,感慨颇多。


药厂运行的依据是各式法规,比如GMP,但很不幸的是,目前我们的药厂企业不管是管理还是设置,都陷入了惟GMP马首是瞻的套路,为GMP而GMP,疲于应对各式各样的法规指南,而忽略了一些“我们专业人员认为/普通人认为”的本质区别。


以药品的存储方式为例,比如我们说的常温、阴凉、密封普通人会怎么理解?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凡例部分对存储方式的诠释。


一个药品内包材是PVC板加铝膜,外面是防潮袋,这样包装属于密封,去掉防潮袋算不算密封?已经破坏了原始设计包装方式,应该不算密封了吧?但普通人会这么理解吗?内包装还没开,为啥不是密封了?你去和买药的人解释PVC材质孔径?别逗了,我买个药还得学门材料学啊,要是做个阑尾炎手术是不是还得过遍《解剖学》?


对普通人而言,常温就是普通环境,密封就是肉眼看不到什么缝隙,你做个科普的宣讲效果,还不如在说明书和外包装上加个温度范围说明和关于去掉防潮袋会有什么影响来的容易。药厂不知道?不一定,作为质量或者研发或者售后,大多对自己的相关产品和行业有敏锐的洞察力,当有人询问常温下保存到底怎么保存时,就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业基础知识并非是吃瓜群众皆懂的。


懂了就变更标识吧?没那么容易,需要上报审批,层层审核,这也是药厂不愿意做变动的原因,太费事了。就当这点我们没注意到吧!没关系,我们能理解,但再有新产品上市时还是完善下吧。为什么药企明知可以优化而不做?答案是法规允许,这里的允许是指符合法规要求。为了节约成本,很多时候都会选择最低要求去注册,这一方面是注册审批耗时间,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药厂懒政。


就没有企业真正以人为本做产品吗?有!以我所熟悉的一家体外诊断试剂企业丽珠试剂为例,无论是管理还是质量算得上是业界翘楚,很早就在酶免试剂盒里增加了自封袋和干燥剂,刚开始接触没清楚这配置的原因,觉得没必要,后来有领导解释说,有些单位(这些产品只针对检验机构或者采血中心,不面向个人销售)条件比较艰苦,没有封胶设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我们提供自封袋和干燥剂,并明确规定了放置自封袋后的保存期限,当然这个保存期限也是我们经过确认实验的,对自己产品要往高处要求,对客户要考虑到有最差条件,这才是人性化和科学化的体现。相信这样的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也会做的很完善,毕竟产品人性化程度越高,售后投诉频率越低。


再回到开头话题,我们药厂不应该凡事只是被动的往GMP上靠,而是应该在满足GMP法规的基础上尽量往外优化,在包装细节,在销售环节,在标识方面,做的更符合使用者习惯,这对于用户和企业而言,才是双赢的局面。


规规矩矩以满足法规为最高要求的企业,不能称之为坏企业,但这远远不够。在符合法规的基础上,以人性化为导向,才能走的更远更蓬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企业!


注:本文系药智网作者原创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药智网微信公众号.jpg


1
游客需要先 登录 才能评论
评论(1)
1#
决明 2016-10-24
只有做好自己,那样才能够使我们的药物走出去,走出国门
热门推荐
7月4日至7月5日,河北雄安国际会展中心。
1年前 阅读: 3713
连续性制造的优势有哪些?
博药 3年前 阅读: 2241
下一个first in class 新药诞生地?
博药 3年前 阅读: 2232
国内戒烟市场,可以给我们答案。
氨基观察 3年前 阅读: 1498
新冠产品驱动各企业利润大增?
时生 3年前 阅读: 2914
如何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博药 3年前 阅读: 2694
未来两年“顶流”药物的变化趋势又是怎样的呢?
氨基观察 3年前 阅读: 1655
药智数据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进行全面升级,本次...
药智网 3年前 阅读: 3878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