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就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治自己的病;医院会诊的主要目的是救人的命,弘扬中医药应该是捎带脚的事,而不是当成政治使命来做。
摘要:病人就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治自己的病;医院会诊的主要目的是救人的命,弘扬中医药应该是捎带脚的事,而不是当成政治使命来做。
28号晚看到的某官微发的微博。
浙江某三甲医院今日发布通知:
各位领导:
经医院决定,将全院各科室中医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中。
要求:
一、每个科室平均每月请中医会诊次数达到6次以上,出院患者的10%必须有中医药服务(含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
二、凡邀请中医药科室参与本科室会诊(包括全院会诊、病历讨论等),邀请科室无需支付会诊费用,同时给予10元/人次奖励。具体扣罚情况请咨询经管科。
感觉怪怪的,就像一个久不在身边的母亲,突然一日回老家,要把所有的爱都尽快给予自己的留守孩子身上一样,拿糖果哄着,孩子出去玩耍,也要拿小棍跟着,生怕孩子在外受委屈,万一遇到有人发奶油蛋糕,也不管孩子胰腺是否受得了,先拿出小棍来,逼着其他孩子,“去!不管谁分到蛋糕,先让我家孩子啃上十分之一!”全然不顾,自己孩子此时已经是个十八岁成年人了。这在心理学上貌似叫作过度补偿。在这次浙江某三甲医院的出院患者10%必须有中医药服务,感觉和我刚编的段子太像了。
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下:
首先,这个月度请中医会诊次数达到6次以上的绩效考核,就有点说不过去,我不清楚这家医院中医水平如何,也不清楚各科室月度平均会诊次数有多少,但这下死命令来强制履行中医会诊,有没有抓秃头凑和尚的嫌疑?这笔请中医会诊的钱,是谁来出?
第二,“出院患者的10%必须有中医药服务”,钱谁出?作为患者,我凭什么要接受可能不搭边的中医会诊,凭什么要接受后面的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这钱要是都由患者出,凭什么抓住这一头羊薅羊毛?
第三,患者来医院看病,痊愈是目的,凭什么要被动的牵涉到弘扬中医药的政治任务中去?别扯那些高大上的说辞,简单的医患关系,凭什么要掺杂上合作的皮条?
第四,现有的中医药条件能正确的实行上面的绩效考核吗?合格的中医够用吗?正常的中药饮片、中成药供货能跟得上吗?医疗市场的奶油蛋糕好吃,但你查过自己(中医药)的胰腺状况吗?
第五,中药就一定便宜好用吗?不见得吧?能用西药治好的病,会不会因为绩效考核而被迫用昂贵的中药?君不见,最近中药企业飞行检查缺陷频出,制假造假技术一次次翻新记录。治病救人的事,又不是计件工,不是流水线,怎么能想着用绩效考核来强制执行呢?
插个话,我是中医黑吗?不是,您要看过我之前写的文章,就会知道,我还真看过中医药的书,另外,家族里从我上一辈算起,“宜守大发”四个辈分都有中医从业者,其间还有同辈的老哥哥是戍过边的老军医,所以不要觉得我泼冷水的目的是打击中医。
中医药发展到现在,一缺良医,二缺良药,三缺良粉(愿意看中医的患者)。老中医走一个少一个,老药工走一个少一个,老患者走一个少一个。怎么发展?规定患者必须看中医吃中药,弘扬国粹?算了吧,这个做法跟强迫京剧迷去听摇滚有什么区别?事物的发展不能离开自身规律,拔苗助长成不了气候。现在应该做的是稳扎稳打,推广中医教育,发掘现有老药工、老中医经验整理成册,改善中药掺杂造假状况,没有个几年的过度阶段,是看不到多大效果的,这不是流水线,没法速成,更不能拿这个当政治方向,救人治病就好好的行医,管他中医西医,能治好病的就是好医生。病人就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治自己的病;医院会诊的主要目的是救人的命,弘扬中医药应该是捎带脚的事,而不是当成政治使命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