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开始进入深水区,正在深度影响医院端。
医改开始进入深水区,正在深度影响医院端。就在医院被深度变革的前夜,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发改委接连发布重磅文件,引导医院进行新变革,这无疑将给医疗和医药行业带来新的深刻变革。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要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实践探索和应用推广。
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医保结算、支付标准等等说法背后,传递出将互联网医疗与医保更全面、深入对接的强烈信号。这是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下发通知将互联网首次纳入医保后,互联网医疗迎来又一重磅文件。
而药品网售的放开,意味着医药行业也有望借此深度和互联网医疗结合,名正言顺地承接互联网医疗线下延伸的红利。
张瑞表示,3月,国家医保局宣布将部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本次,国家发改委更进一步放开互联网医疗和医保对接力度、深度与广度,都给业界传递了明确信号:把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医疗服务数据化、在线化将会是一个重要部分。而这将进一步改变医疗和医药现有生态,给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连获政策支持,医院正主动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医药、互联网+医疗一直是政策力推对象。
在国家层面,大健康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药等被视为落地这一国家战略重要举措;在行业监管层面,国家医保局成立一年后,发布了《关于开展医保药品、医用耗材产品信息维护的通知》,将医药行业强行从旧工业化时代带入了信息化、标准化新时代。
疫情后,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药更是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疫情后,国家开始了新一轮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科技新基建。
药脉通CEO张瑞表示,在新基建下,从生产生活到消费到整个社会都将会大量引入高科技、数据化和在线化,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新生态。当我们把生产生活的资源数字化、在线化后,就能够实现资源快速衔接、调动、匹配,从而在关键时刻形成抵御风险能力。
此次,本次疫情还告诉我们,医疗服务强大、稳定地存在,对国家而言就是一种战略资源储备,同时,公立医疗机构依然会是中国未来医疗体系下非常重要的核心,并在危机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对医疗资源配置和供给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相信,未来国家会长期而稳定地拿钱来帮助公立医疗体系做大做强。
3月,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
本次,国家发改委更进一步放开互联网医疗和医保对接力度和深度,进一步传递了更为明确的信号:把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医疗服务数据化、在线化将会是一个重要部分。
在国家政策支持外,由于疫情原因,医院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抱互联网。四川华西、湘雅系医院等等知名大三甲纷纷开设互联网医院,开展网上业务。
互联网+医保将给医疗行业带来什么
张瑞表示,当院长和医生成为医疗互联网重要推手和参与主体,再加上政策的大力扶植,医疗服务数据化和在线化会加速。
但,由于医疗服务的核心供给总量是相对有限的,谁把核心总量的数字化掌控在手里,谁就有话语权,传统的线下医疗机构入局后,会把自己医院医生提供的在线化医疗服务看成医院内部的资源,现在开始蓬勃兴起的互联网医疗可能成为其IT服务供应商,其主导医疗资源分配的期望可能落空。
其次,因为中国社会发展本身是一个非均质化的状态,医保又跟属地化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很高,所以,医保的属地化管理短期内很难放开。目前互联网医疗虽然有突破地域优势,但会受困于医保区域化管理。因此,属地化的医保基础上,区域化的核心公立医疗机构将成为医疗服务在线化的主体。春江水暖,有敏感度的大医院已经开始迅速卡位。
张瑞表示,公立医疗机构的数字化会很快地延伸到基层医疗体系,实现等级医院与基层的医疗服务的数字化链接。
目前,各三甲医院孤岛似地搭建了互联网诊疗平台,但怎么引流,怎么吸引患者,目前缺乏成功的样板。但如果跟国家既往医疗体系结合起来,跟分级诊疗打通,是可以解决流量和患者来源问题的。因为专家虽然下不去,但是通过在线化和互联网化,信息可以下得去。分级诊疗前端社区卫生院、卫生室、诊所医生等,可以成为患者接触、管理、引流的一个窗口。所以,公立医疗机构会积极推动数字化的医联体、医共体,加强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体系的联动。
当公立医疗体系从等级医院到基层双回路实现了数字化与在线化之后,意味着医生以后不管在哪儿,只要能提供符合临床路径标准的医疗服务,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没有差别了,就可以按照既定标准被买单,在基本临床路径标准化之上更可以根据不同场景人群、疾病特征的需求,设计更多层次的医疗个性化服务,从而为整个商业保险市场打开天窗,更将进一步推动医生多点执业。
目前,医生从公立医疗体系里走不出来,最根本原因是医疗服务没有数据化、结构化、标准化的体系来支撑。如果一个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能被持续的数据化、标准化,连接在线化的时候,这个医生无论是在等级医院还是基层医院,只要能最优的供给自己的医疗服务能力就可以了。
医药营销要这么变
在医疗大变局下,医药营销更新迭代无疑将进一步加速。
公立医疗机构一旦实现了在线化之后,他们对于多层次的医学服务需求会进一步提升。
例如,数字化的医共体内部,等级医院病人的诊前诊中诊后的管理以及延伸性的医疗服务必须需要基层医疗机构持续配合,医共体内大医生教育小医生的需求、分级患教的需求、院内跨科室教育的需求等等都会出现,谁能满足这些复杂、多层次需求,谁能够获得更大市场。药企必须增加自己提供多层次服务的能力。
公立医院体系数字化以后,按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数量将成为医生重要数字化标准,谁能够和基层的医疗体系联动得更紧密,谁让病人获益更多,谁能够高效的降低因为疾病产生的社会成本,让医疗服务闭环能力更强大,谁就能够获得更多收入,大家不能单纯地靠卖药计算销量来挣钱了,这将对医药营销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需要赋能医生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还需要在引流、获客等方面帮助医生,这无疑将加速医药人的营销迭代。
责任编辑:三七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