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这7类药物可引起横纹肌溶解! 健康 合理用药
作者:上海药讯 来源:上海药讯 时间:2020-06-16 评论: 1 阅读: 3891 A+ A-
导读

用药同时千万记住要合理,7类药物用错后悔莫及!

近年来,因为大量食用小龙虾,大量饮酒,过度运动而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时间,横纹肌溶解变成了热门话题。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在这里,我们需警惕的是药物所导致的横纹肌溶解。有哪些药物会致横纹肌溶解症呢?


一、降血脂药


1.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这类药物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肌病,包括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不同他汀类药物的肌肉不适发生率不同,一般在5%左右,故这类药物被称之为肌肉毒药物。


2.苯氧酸类(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


这类药物主要降低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联合使用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会增加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


二、抗感染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沙星类)可增加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会加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无力。18岁以下未成年人应避免使用。


三、抗肝炎病毒药: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


这类药物可引起肌肉骨骼系统损害,表现包括肌痛,关节痛,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横纹肌溶解和痉挛。


四、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


本类药物为哮喘的首选治疗药,能选择性激动呼吸道β2受体,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功能。特布他林口服给药约有30%病例始终有不同程度的肌震颤,其机制与兴奋骨骼肌慢收缩纤维的β2受体,使之收缩加快,破坏快慢收缩纤维之间的融合有关。药物过量严重者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和肾衰竭。


五、引起低血钾的药物:呋塞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复方甘草酸苷、两性霉素B等


低血钾症是肌溶解的诱发因素,长期应用排钾药物均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


六、麻醉精神类药物:阿片类、巴比妥类、吩噻嗪类、琥珀酰胆碱类等


这些药物大量服用后可致昏迷,使肌肉长时间压迫受损,进而引发横纹肌溶解。


七、其他:茶碱、胺碘酮、多奈哌齐、秋水仙碱、苯海拉明等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横纹肌溶解,都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QQ图片20191031092423.png


责任编辑:青霉素


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1
游客需要先 登录 才能评论
评论(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7月4日至7月5日,河北雄安国际会展中心。
1年前 阅读: 3713
连续性制造的优势有哪些?
博药 3年前 阅读: 2241
下一个first in class 新药诞生地?
博药 3年前 阅读: 2232
国内戒烟市场,可以给我们答案。
氨基观察 3年前 阅读: 1498
新冠产品驱动各企业利润大增?
时生 3年前 阅读: 2914
如何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博药 3年前 阅读: 2694
未来两年“顶流”药物的变化趋势又是怎样的呢?
氨基观察 3年前 阅读: 1655
药智数据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进行全面升级,本次...
药智网 3年前 阅读: 3878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