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网上交易前10的药品外企仅占4个,其余的为国产企业供应。
10月21日,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公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省药品网上交易情况的通知”,对2020年第三季度省医药采购平台药品交易情况进行了统计。
通知显示河南省第三季度共有3408家医药机构(全省医疗机构和部分零售药店)、2303家生产企业、429家经营企业通过平台交易,交易药品 15522个,交易金额141.27亿元。
通知同时公布了各省辖市和直管县药品交易情况、各医药机构采购情况、生产企业供货情况、经营企业配送情况、药品交易情况,并统计了网上交易金额前十名药品,其中排名第一的是阿斯利康奥西替尼片、其次是罗氏制药的曲妥珠单抗粉针剂。值得提及的是网上交易前10的药品外企仅占4个,其余的为国产企业供应。
表1 网上交易金额前十名药品
另,从生产企业角度看,恒瑞医药三季度在河南的网上供货金额达4.41亿元,排名第一,其次是正大天晴,供货金额3.86亿元;供货金额排名前10 的企业国产企业仍多于外企(外企有阿斯利康、辉瑞、罗氏、拜耳4家企业)。
(注:完整企业网上交易供货金额情况可文末下载附件查看)
从经营企业来看,华润河南医药有限公司排名第一,配送金额达19.66亿元,配送率97.24%,其次是国药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配送金额达15.24亿元,配送率达93.75%。
(注:完整企业网上交易配送情况可文末下载附件查看)
此外,通知还公布了河南省前三季度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交易情况:第一批25个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药品2019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执行,截止目前,中选药品交易金额6.11亿元,已完成全年约定采购量的164.97%。第二批32个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药品2020年4月30日在河南省执行,截至目前中选药品交易金额1.67亿元,已完成全年约定采购量的66.38%。各个药品采购进度如下图所示:
但是据通知显示河南省仍有部分医药机构未通过省医药采购平台开展网上采购;个别医药机构采购程序不规范,采购药品信息不准确,如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单笔订单采购百令胶囊200多万盒,造成数据严重失真;部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未及时响应医疗机构采购订单,药品供应率较低;据统计河南省医药采购平台药品交易数据,部分药品交易价格同比、环比上涨幅度较大;以及在落实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方面,部分医药机构未按要求30日内回款;个别企业中选药品供应率偏低。
下一步,河南省要求各医药机构要定期核查本院药品采购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全部通过网上采购、是否及时办理网上入库;医药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交易中须对交易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包括价格、数量、生产企业、批次等信息,确保网上交易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定期核查药品库存,及时响应网上订单,确保足量供应;各医药机构和中选企业应按照国家带量采购确保质量、确保供应、确保使用、确保回款的要求,落实各项政策,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改革的红利。
附件:
附件1. 第三季度各省辖市、直管县网上交易情况.pdf.pdf
责任编辑:三七
声明:本文系整理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