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年重大药品安全质量事件 又到了每年的3.15,医药安全问题一直是大家最关心的热点话题,药智网小编综合整理了2014年重大药品安全质量事件,以饱读者眼球。
盘点:2014年重大药品安全质量事件
又到了每年的3.15,医药安全问题一直是大家最关心的热点话题,药智网小编综合整理了2014年重大药品安全质量事件,以饱读者眼球。
1.浙江宁波亿元假药案
关键词:假肉毒素、假玻尿酸、无证医疗器械
过程回顾:2014年3月11日下午,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联合辖区食药监部门,对宁波世贸大厦“韩合”美容中心例行检查时,发现可疑的肉毒素、玻尿酸等美容产品500余件。经食药监部门鉴定确认,所扣药品都没有标示进口药品批准文号或国产药品批准文号,依据药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这些都是假药。
经过专案组1个多月的调查取证,最终梳理出案件线索4000余条,鉴定各类药物5万余件,核对涉案银行账户、支付宝账号、快递单号50余万条,彻底查清覆盖全国30个省、市,集生产、销售、使用为一体的制售假药产业链,将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共涉案金额上千万元。
事件危害:肉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在医学上被用来治疗眼睑痉挛、面肌痉挛及相关病灶肌张力障碍等,近几年又被部分医疗美容机构引入美容除皱,毒性非常强,被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毒性药品管理。
在治疗过程中,注射医师是否专业、注射部位是否精确到位、药品浓度是否配置合理、注射器是否存在污染、以及被注射者存在的个体差异,都会对注射结果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致人死亡。
2.茯苓山药片假药事件
关键词:茯苓山药片、致命
过程回顾:2014年8月2日央视曝光了一款名为“茯苓山药片”的药物,源于辽宁一位糖尿病患者的投诉,生产企业是郑州红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随后辽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入调查,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茯苓山药片是假药,而且可能致命。
事件危害:茯苓山药片外包装上使用的批准文号是食品的批准文号,而且是盗用过期的食品文号;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品。名为纯中药却含有四种西药成分,格列苯脲、盐酸吡格列酮、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
3.辽宁依生制药疫苗不合格
关键词:依生制药、疫苗、不合格
过程回顾:2014年8月19日,国家食药总局接网上举报:辽宁省沈阳市的辽宁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17批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问题。检查发现,该企业的无菌保障关键环节存在严重问题。
中检院依据检验结果、现场检查情况和专家论证意见,对与3批无菌检验不合格疫苗处于同一生产周期的117批疫苗,做出了不予批签发的决定,并向辽宁依生公司下达了书面通知。这为企业带来超过4亿元的损失。
事件危害:存在严重大面积细菌污染问题的疫苗,是疫苗类产品最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种染菌的狂犬病疫苗,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甚至危及接种者的生命。
4.浙江宁海非法生产毒胶囊事件
关键词:毒胶囊、铬超标
过程回顾:9月1日,浙江宁海检察院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的案件,来自新昌县儒岙镇的老板潘某雇用10名新昌老乡,短短5个月时间内,生产出售了多达9000万粒“毒胶囊”。
事件危害:铬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在人体内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血糖高、血压高的人可适当补铬。常见的有二价铬、三价铬和六价铬。但是铬过量摄入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非常大。
【回顾】2014年医药行业虚假广告宣传事件
生活中,各种药品、保健品、养生类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让人应接不暇。适度的美化产品本无可厚非,不过一旦不负责地对产品在质量和功能上诱导或欺骗消费者,从而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与身体健康,在失去消费者信任的同时,还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小智为各位看官盘点了2014医药行业虚假广告宣传事件。也希望大家擦亮眼睛,懂得甄别。
1.饼干养胃一说莫须有
我们经常能在电视上听到某品牌的一养胃饼干广告:“胃不好,总是不舒服;猴姑饼干,猴头菇制成,上午吃一点,下午吃一点,养胃!”。现代城市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没规律,多数人因此患上“胃炎”、“胃溃疡”等胃病。那么饼干能养胃么?这款宣称能“养胃”的饼干,外包装上“食品名称”处清晰写着:猴姑TM酥性饼干(供胃病人群食用)。并且这款饼干还多了“适宜人群”和“食用方法“两栏信息,分别是“胃病人群”和”建议每日食用2~3包。然而,国标其实并无养胃一说,多位食品医学专家也否认了“养胃”的功效,猴姑饼干仅仅是普通食品而已。
2.灵芝粉冒用有机认证
康恩贝保健品公司在没有取得认证和政府批准的情况下,自2011年年底起开始在其生产的两款产品上同时标注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两种标志,违法行为持续近两年,违法产品生产销售量2万多盒(包)。而且边接受调查边继续生产。从执法检查后康恩贝保健品公司的反应看,他们确实没有把冒用质量认证标志当作一回事,在被立案调查后继续生产销售。
3.养生节目的蛊惑
最近几年,养生这个话题一直逼格满满,而小智理解中,药品保健品只是养生的辅助,真正的养生应当是清净无为,内心的安定转化为外在的生命力,爱生活爱自己。先前,养生类电视节目一直缺少管制,以访谈、专题、讲座等名义变相的在卖药品、保健食品等,而且还夸大宣传,严重的误导了消费者。
2014年9月29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做好养生类节目制作播出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整顿养生类节目,禁止以养生类节目形式发布广告,直接或间接宣传药品、保健品、食品、医疗器械或医疗机构等产品或服务,并规定电视养生类节目只能由电视台策划制作,不得由社会公司制作。
随后依然有一个以养生讲座为名的节目“枫叶正红”变相发布虚假广告并夸大产品功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安全警示称:请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该节目推销的“一力牌参茸片”,以免上当受骗。
4.虚假宣传只为不正当竞争
2014年1月17日漳州片仔癀因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八宝丹”商标侵权起诉上海医药旗下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和相关媒体,厦门中药厂在报刊、自己的药品宣传中对片仔癀大肆侵权,利用广告、虚构事实、不正当对比、诋毁挤压“片仔癀”药品,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侵犯了片仔癀的注册商标合法权益,应承担法律责任。
编者语:虚假宣传广告在各行各业里都普遍存在,不过食品药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最直接,小智由衷的希望食品药品问题不再那么醒目,市场总比行业规范先来一步,行业规范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