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增11.0%
8月26日,石药集团(1093.HK)公告2021年上半年业绩,集团营收利润双双稳步上升,实现营收138.22亿元,同比增加9.8%,实现净利30.62亿元,同比增加32.3%。研发费用再创新高达到16.1亿元,同比增长11.0%。
营业收入中,成药收入11,2.33亿元,同比增加9.8%;维生素C原料差评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加7.5%;抗生素及其他原料收入8.36亿元,增长30.8%;功能食品及其它业务板块略有下降。
肿瘤产品增长强劲
在成药板块,2021上半年实现112.3亿元,同比增加9.8%。抗肿瘤药业务表现出众,收入39.64亿元,同比增26.6%。其中,主打产品多美素、津优力、克艾力分别增51%、12.8%及17.9%。未来,肿瘤板块将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最强劲驱动力之一。
2021年上半年,神经系统疾病产品录得销售收入人民币36.11亿元,同比减少5.1%。虽然新版国家医保目录自3月开始执行,恩必普以新的国家医保谈判价格开始市场销售,但产品的可及性及竞争力大为提高。加之集团并利用之前广覆盖、深下沉的市场基础,以及互联网医院的患者管理平台拓展在线自费市场,实现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大幅度消化降价的影响,本期的销售收入减少8.3%;另一个重点产品舒安灵的销售喜人,增加高达547.0%。
心血管疾病产品上半年合计销售14.50亿元,同比上升31.1%。中国独家、第一个获美国FDA完全批准的中国高血压新药玄宁,良好的市场基础伴随国家基药政策的推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1%。而恩存(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在进入集采第二年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5%,体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
抗感染产品因抗生素限用及疫情防控措施,流感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人数大幅减少,实现销售收入14.15亿元,同比增加3.2%。
研发投入再创新高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石药集团研发费用达人民币16.13亿元(计入损益表中),同比增加11.0%,约占成药业务收入的14.4%。2018-2020年,连续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6.7%。
集团研发重点聚焦于小分子靶向药、纳米药物、单抗药物、双抗药物、抗体偶联药物、mRNA疫苗、小核酸药物及免疫领域生物药,目前在研项目有300项,其中小分子创新药40余项,大分子创新药40余项,新型制剂30余项。主要为抗肿瘤、免疫和呼吸、精神神经、代谢、心脑血管系统及抗感染治疗六大领域。目前有29个产品处于注册审评待批阶段,40个产品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包括33个创新药以及7个新型制剂),5个产品正在进行生物等效试验,11个产品及临床试验适应症待批临床批件。
据了解,公司建立了八个创新药技术平台,其中,纳米药物技术平台已经有系统的产品布局,包括纳米脂质体、白蛋白纳米制剂、聚合物胶束以及用于递送核酸药物及核酸疫苗的脂质纳米粒在内的多项核心递送技术。公司今年还建立了mRNA疫苗及小核酸药物平台,其中针对多项重大传染病的mRNA疫苗以及遗传疾病、代谢病的小核酸药物已取得重要进展。
未来五年,石药预计有30余个创新药及新型制剂上市,包括针对新冠病毒突变株的多价mRNA疫苗、半年给药一次的小核酸药物,都是具有全球专利的重磅药品。除此外,石药集团还将建立基于全球的BD战略,加快全球化资源整合,license in 与 license out 双向并举,打造全球BD生态圈。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整合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